学术研究﹀
【第五届】第五届新结构经济学专题研讨会金融专场
2019-12-31
2019年12月17日上午,第五届新结构经济学专题研讨会(冬令营)金融专场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专场以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苗建军的主旨演讲开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韩鹏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刘岩、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一林相继做了论文报告,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德珠和上海大学教授尹应凯进行了相应点评。最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助理教授徐佳君介绍了新结构金融学的核心研究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金融专场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佳君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子荣组织并主持。

波士顿大学教授苗建军作为本场的主旨演讲嘉宾,为我们做了题为“china’s housing bubbl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的精彩演讲。他以房地产市场泡沫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为出发点,主要阐释了房地产泡沫、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2003至2013年,中国房价快速上涨,文章从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出售收入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角度入手,研究房地产泡沫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两部门的olg模型可以匹配事实数据中下降的资本回报率和gdp增长、平均房价增长和上升的基础设施占gdp的比例。同时,反事实实验表明:从长远来看,由于资本和劳动力重新分配到非房地产行业,gdp增长率将超过泡沫。然而,如果泡沫依然存在,实施房产税将缩小泡沫的规模,并增加长期产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韩鹏飞报告了论文“financing ventures”。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于创新、创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文章的理论部分构建了风险投资行业的内生增长模型和阶段融资的动态契约模型,发现在融资的每个阶段风险投资家都会评估初创公司的生存能力。如果可行,风险投资家将为下一阶段提供资金,一个项目的成功取决于资金的多少。最后的量化分析部分表明风险投资对增长和福利有很大影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刘岩的汇报围绕中国银行业的分布结构展开。通过对中国银行业数据库覆盖的银行机构统计数据发现:银行规模分布图显示银行规模服从单峰分布,峰值随年份有右移趋势,大规模银行在资产端有厚尾特征,银行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是存贷款业务。在不良贷款率的分布特征上,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整体要比2012年上升很多。在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趋势上,国有持股总体比例是下降的,其中国有企业持股比例很高且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财政持股持续下降;私人持有股权持续上升;外资股权持续下降。利用股权网络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最终持股结构中百分之五十以上为国有持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一林的汇报是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视角来探讨技术、信息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张一林老师首先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引出本次汇报的主题,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传统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软信息不易验证,难以传递。因此研究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考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企业融资当中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保证信息不可篡改)设计一套机制,将软信息硬化,让银行和企业之间达成共识(生产行为和交易真实发生),进而改变企业的融资安排。但同时需关注不同的情景下适合不同的融资安排,区块链有成本,并非总是适合,对于小型供应链,传统的担保方式更适合,对于大型供应链,区块链更适合,但需要引入可信第三方进行验证。

在金融专场的会议尾声,徐佳君常务副院长介绍了新结构金融学的核心研究议题和未来研究展望。她首先指出,新结构金融学的核心要义与贡献在于金融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分析起点离不开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分析框架,即要立足于要素禀赋结构甄别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其次,要关注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需求和融资属性有什么不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有关新结构金融学研究的着力点从不同主体看主要分为三个维度:一是不同发展阶段融资者的特性,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类型;二是从功能性视角看金融中介发挥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三是政府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应发挥的作用,以及该角色如何随着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及政府介入金融体系的方式和有效性的研究。徐佳君常务副院长最后提到:新结构金融学的学科建设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希望学者们多交流,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为新结构金融学添砖加瓦。

通讯员:宋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