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再启新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4届毕业典礼圆满举办-ag官网

x << 返回
x
ag官网
/ / / 学生动态

教学培养

青春筑梦,再启新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4届毕业典礼圆满举办

2024-07-01

图片

 

归帆离岸日,盛夏骊歌起。6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新结构院”)2024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众楼圆满举办。新结构院2024届毕业生及家长代表、全体教师参会,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典礼由新结构院学术副院长兼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王勇主持。

 

朗润园内草木葱茏,梧桐正盛。典礼正式开始前,毕业生与老师们在这座美丽的园子留下珍贵的合影,用镜头将浓浓的师生情、同窗情定格成永恒的瞬间。

 

图片

王勇主持毕业典礼

 

全体师生唱国歌

 

上午十点,全体毕业生与老师们在万众楼前合影留念,之后有序列队进入会场。毕业典礼在全体师生嘹亮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在热烈的掌声中,新结构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发表线上致辞,林毅夫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殷嘱托。林老师表示,同学们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上最好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现在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到迎来建国100周年时,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愿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克服时代挑战,秉承新结构院“知成一体”的学风理念,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图片

林毅夫发表线上致辞

 

新结构院助理教授、博士生项目主任江深哲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江深哲老师的发言以“记忆”为主题,从朗润园的历史变迁以及背后折射出的时代大背景的变化,到同学们在新结构院学习的点点滴滴,再到作为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宝贵回忆,曾经的点滴和共同经历宛如昨日。岁月流转,珍贵的情谊和深深的牵挂却可以永恒。最后,江老师寄语毕业生,希望同学们能够肩负起作为北大同学、新结构同学的使命与担当,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智力与汗水,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图片

江深哲发言

 

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毕业生蒋扬天、张皓辰及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本科毕业生郭少瑛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蒋扬天以“以心为本、常悟常新、笃行共进”为主题进行发言,他首先向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关爱栽培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承诺,作为新结构院的一员,将继续秉持着学院“因行得知、用知践行、以成证知、知成一体”的理念,将老师们于学院所传之“道”一以贯之,将老师们所授之“业”服务于工作岗位,从而真正助力于国家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蒋扬天发言

 

张皓辰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在北大求学九年期间的点点滴滴,并表示,在未来的道路上,将始终恪守“道正”准则,以归零的心态,时刻保持自我反思,自我革命,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独立自主地开拓学问之新境界,事业之新境界,人生之新境界,为世界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图片

张皓辰发言

 

郭少瑛在发言中分享了在新结构院学习的两点收获,一是学习新结构经济学帮助更好地认识世界;二是方法论带来的底气。她认为,在“林班”的学习经历,是光环,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能够保持服务社会的初心,带着所学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及其背后方法论,在所钻研的领域发光发热,认识好世界、改造好世界。

 

图片

郭少瑛发言

 

学位授予环节,全体毕业生依次上台,教师代表为他们拨穗正冠并授予学位。庄严的学位授予仪式预示着同学们将走向更宽广的人生舞台,愿同学们此后轻装策马青云路,人生从此驭长风!

 

随后,学术副院长兼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王勇宣读优秀毕业生及新结构院优秀导师名单并予以表彰。张皓辰同学与郭少瑛同学分别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北京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荣誉称号,林毅夫教授与朱礼军助理教授获得“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优秀导师”荣誉称号。

 

图片

全体师生合唱《燕园情》

 

最后,全体师生深情合唱《燕园情》。“燕园情,千千结”,联结的是毕业生与母校、学院、师长和同窗的深厚情谊;“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同学们将秉承新结构院的初心与使命,胸怀广阔天地,践行“知成一体”,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2024届毕业典礼在悠扬的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图片

 

来日方长暂作别,寻光而往踏歌行。新结构院祝福2024届毕业生毕业快乐、一切顺利。愿此去山海辽阔、前程灿烂。

 

图片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4届毕业生去向

博士生

1.人民银行;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深圳市人才引进;

4.地方党校;

5.福建省选调生;

6.南方电网;

7.浙江大学;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9.北京大学;

10.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

本科生

1.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直博项目;

2.伦敦商学院&复旦大学gmim双学位硕士项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