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
latest activities n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se symposium/winter camp
-
objectives and actions working groups database reports & publications governance and partners events policy briefing
货币非中性和结构性货币政策理论初探: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2024-01-18
content introduction:
no.c2024001
货币非中性和结构性货币政策理论初探: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林毅夫
内容提要:货币中性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石理论,主导着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对此理论进行反思,认为货币中性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一个经济体不存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随着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资本深化,内生推动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新的技术和产业比原有技术和产业资本密集,其投资对利率会比原有技术和产业的投资敏感,货币供给的多寡会影响利率水平而影响一个经济体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生产力水平和收入水平提升的速度而具有非中性。并且,发展中国家拥有后来者优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可以高于靠自主研发取得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达国家,因此,最优货币增长速度也高于发的国家。同时,金融市场存在摩擦,中央银行通过总量型的货币政策,增发货币,降低利率,增加的可贷资金未必会配置于支持新技术的创新和新产业的升级,此时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有差异化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引导资金配置于支持特定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投资的需要。
关键字:货币非中性,新结构经济学,内生结构变迁,最优货币增长速度,结构性货币政策
本工作论文系列是新结构经济学最新的尚未在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学术讨论与评论,并不代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官方意见。